班级管理的艺术——沟通

来源:政教处 作者:赵莹 发布时间:2016-04-26 07:50:29 浏览次数: 字号:A-A+

班级管理的艺术——沟通

高三四班 赵莹

转眼间,我的第一届的学生已经进入高三,处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回首这三年,时光如白驹过隙,我从一个懵懂的教学菜鸟成长为“严厉的”班主任;学生也从爱和我顶嘴对着干的“叛逆青年”转变成体谅老师辛苦的“小棉袄”。

我们班的任课老师都说咱们班的孩子最可爱,走在路上大声微笑者给老师打招呼的一定是四班的而生。然而刚开始,四班的孩子特别冷漠,好像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尊重与关心。看到这点,我当时一阵心寒,这样的孩子先不说成绩怎样,以后进入到社会必将无法立足。当时我就马上才去措施,我要想办法打开学生的心扉,看看是因为什么让他们浑身长满了刺。我开始一周让学生写一次周记,想从中发现写蛛丝马迹。可是每一周总有几个问题学生不写,我便变个方法:不写周记的一周找我面谈一次。

第一次面谈气氛很尴尬,我自己从头到尾一直在问他各种情况,而学生始终不张口,第一次面谈宣告失败。第二周,还是这个学生不交周记,接着继续面谈,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猜测的方法做一些假设的问题,谁知还真让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说到他的家庭的时候他竟偷偷的摸了摸眼泪。接着我进一步沟通,了解到这名学生住校,每周回家一次却每次都遭到他父亲的毒打,而他的母亲是一位家庭妇女,也从不劝不住他的父亲,而这名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养成的自闭,攻击性强的性格,他不允许别人对有半点批评,自我保护意识特强。

发现了他这个问题,我便每周和他谈话,并让他担任语文课代表。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这名孩子终于走出了阴霾,性格乐观开朗了许多。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觉得我管理班级的最大特点就是始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一个位置,以一种大姐姐的状态去与学生交流,这样的方式学生最乐于接受,并能悉心听取老师的建议。当他们出现问题时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想一想。我坚信: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没有一个学生是故意捣乱的。教师对待学生应该像对待朋友一样,理解他们,尊重他们,适当的宽容他们。在这个前提下引导他们进步。

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引导学生需要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去摸索、去探讨。树立新观念,探索新方法,讲究艺术,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与时俱进,争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