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管理艺术------分层管理

来源:政教处 作者:薛春洋 发布时间:2016-04-26 07:30:28 浏览次数: 字号:A-A+

班主任管理艺术------分层管理

                                  高一四班 薛春洋

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班级都是由各种个性差异,不同特点的学生构成。正因为这些个性生活环境不同的学生才组成了鲜活生动的班集体;但也正因为这些差异,而要使每一个学生又在最适合自己学习的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这也就对我们班主任提出了更高更重的责任与使命!通过一直以来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和学习,我觉得在班级实施有效的分层管理工作,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差异和个别教育,对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积极推动的作用,同时也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拉近了我与学生间的距离!下面来谈一下我对班级有效分层管理的具体想法和做法,和同仁一起探讨提高。

  我刚来二十四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咱们学校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文科班,理科班,美术班,音乐班,根据学生不同程度和爱好进行不同的管理和学习,确实非常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是我在以前教学中非常困惑的一点,同时接管文科班高二(一)班以后,我发现学校更明智的一点是充分相信班主任,没有制定过多的班级管理要求和模式,每位班主任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同时也是一种考验,50多个人的前途可能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受到影响,高二一班是一个由总人数57人组成的班集体。在这个班集体中存在着因家庭原因,或社会背景等造成的特殊学生;也存在着因个人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所造成的问题学生;同时面对紧张的高中学习压力的他们来说,他们也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有利或不利的学习态度和表现。注意到这些影响班级整体进步提高的活跃因素后,我尝试采取分层次教育转化的办法:

  (一)、以心感心,以爱感人”—用爱心温暖特殊学生

班主任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同样的尊重。作为班主任,我觉得心里不仅要装着学生,还要时刻叮嘱自己的眼睛:时刻留意眼前开起的每一朵花蕾,也许它正蕴藏着绚烂的美丽,也更需要阳光的温暖!

我的班上就有这样一个女孩,名字叫xxx,她是一个父亲因车祸去世,现和她母亲相依为命的单亲女孩儿。平时的她比其他学生学会了更多的自立和自理能力,与此同时,她的心里负担也比其他学生显得更重,在这种缺少父爱关心的环境下,她上课精神不集中,分心,情绪低落,学习动力不足。在发现这些问题之后,我觉得需要对她有特别的关心和爱护。 有一次班级自习时,其他同学都在学习,我发现她趴在桌子上哭,询问其原因后,得知是因为家里的问题。当时,她哭着说她是多么的羡慕别的同学有父亲的关爱, 母亲一个人多么的不容易,自己却一点也帮不上忙, 我让她站在母亲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作为母亲,不管多苦多累,只希望她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将来有出息了,更好为母亲分担,而不是忧心忡忡,要勇敢面对所有困难,乐观向上。并切身实际和她分析:要想改变现状,改变家庭的命运,你只有不懈的努力学习,排除任何困难,为自己前途创造条件,这样你和你的家庭才会有更好的改变。通过与家长的与心沟通,与学生的与爱交流,学生的烦恼少了,学习的更有了动力,同时我和学生的距离也缩短了!。

班上还有一个男孩叫xxx,他也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她和母亲一起生活, 脾气孤僻,没有纪律观念,母亲管不了,自己和有主见,很少和同学沟通,上课不听老师讲,效率低,而且从来  这些事情,让我意识到,单亲家庭的孩子需要特殊的关爱,老师的特别关注可弥补孩子情感上的缺失,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竭尽全力帮助孩子,给孩子家庭般的温暖。因为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抓住闪光点,排除不良情绪”——用耐心引导问题学生
  每一个班集体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行为习惯差,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态度不认真,经常违反纪律的一些问题学生。这些问题学生的存在也给我们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麻烦,然而对待这些现象,我们有责任引起高度重视和寻找解决的办法。人非圣贤,孰能无惑,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让你哭笑不得,让你操碎了心,甚至气得不行。但他们都是孩子,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倾听、理解、帮助、和宽容,所以本着教师的责任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也要重视对他们的教育。 具体的我觉得应本着下面几个原则去做:

1)用爱心去感化。不少问题学生表现出为人冷漠。胆小自卑,逆反心理严重等性格缺陷。我们要用爱去感化他们,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并真正的信任他们。用情感上的交融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爱与负担,使他们转化。

2)用自尊心去唤醒。对于问题学生,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有得到别人尊重的强烈渴望,但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所以我认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切忌冷眼相看,因为教师对问题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往往能唤醒他们的自尊心,激起他们进步的愿望,使他们逐渐转化。   

3)用闪光点去激励。每个人身上都有他闪光的一面。问题学生由于有较强的自卑心理,他们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班主任应该善于观察他们的表现,帮助他们找出闪光点,给他们积极的断言,鼓励他们上进。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尊心,激发其自信心。

4)用发展眼光去期望。应该坚信,每个问题学生都是可塑性强的成长中人,他们的今天比他们的昨天要好,即使不然,他们的明天也一定会比今天好,这是教育者的一种信念,也是一种期望。   我班有一个学生,平时在班少言寡语,有些内向,总是自己独自学习,学习比较刻苦,但几次考试成绩平平,有一段时间发现他学习也不积极了,每天都闷闷的坐着,情绪低落,学习效率很低。经了解发现,原来因为觉得自己很努力但收获小,又加上一些同学间的闲言:说谁都没像他那样学,成绩都会比他高的一些说法,导致了其自尊心受到影响,而产生自卑的心理。为能让他调整心态,平时在课堂上我的目光更多的注视他,带动他学习;课下我主动走近他,给他补习,与他谈心,帮他改进一些学习方法;为了增加他的自信心,我鼓励他参加班委会,班级有活动时,建议他和其他同学一起组织,并在全班肯定他的想法和成绩。这样的做法,让他一点点从自我封闭的自卑消极的情绪里走了出来,成绩也进步了,开始慢慢融合到了这个大集体中。   通过自身的实践和经历,我觉得在教育转化问题生时对他们一定要有耐心,不仅做到一个都不能少,还要做到一个也不能掉队,只有这样,班级作为一个集体才会成为每个学生快乐的家园。   ()疏导情绪,鼓励信心,激励目标”——用行动监督学生,全力备战高考   

进入高三阶段后,学生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化:满腹自信的、学习迷茫的、自我放弃的。像后两种类型不但对学生的学习不利,也影响了学风、班风。所以为解决问题我的想法和做法是:

1、心理疏导:把消极的想法化成积极的动力,把自满的情绪化成竞争的意识。这个阶段有的学生会因自己一时的小成绩而忽略了自己的不足,所以这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分析,让他们意识到要想战胜自己战胜别人,时刻要有竞争的意识,学无止境,不能自满,这样容易被别人赶超。有的学生在这时学习很盲目,没有明确的目的,所以,对待这样问题,找他们谈心,了解其内心想法,然后帮助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行动目标是促进他们学习的动力。
  2 目标激励:明确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目标成为学生行为约束力和学习持久的动力,所以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指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适当降低学习要求,引导他们小台阶进步;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一点一点被带动起来,班级整体会跟着进步起来!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加不同的力,最终形成一个合力,这样才会达到教育均衡发展。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一定会对班级学生的个性给予充分的关注,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勤思考,善观察,重实践。我相信,只要班主任做个有心人,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努力理解他们的思想,提供他们锻炼的机会,他们一定会树立信心,而班级也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