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二十四中致2022届高三学子及家长一封信

来源:政教处 作者:薛成柱 发布时间:2022-06-04 08:05:21 浏览次数: 字号:A-A+

高三的学子及各位家长:

您好!孩子已经毕业,但是我们还是很关心,特别是孩子的安全问题。高考后时期是极为特殊的时间段,高考结束后,在这段长达2个月的特殊假期里,很多同学为了释放长达一年的压力,有的几天几夜连着上网,有的聚餐喝得大醉闹事甚至酒精中毒,有的结伴游玩出现意外事故……他们在“放松”的时候,都没用一种正确的心态看待高考的结果,过喜、过悲,让自己的年轻的生命陷入种种危险之中。据相关统计,近几年高考结束后,高中毕业生的安全事故呈多发、上升趋势,一件件悲剧事件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为此,我们温馨提醒:

一、作为学生

1、高考后调整心态最重要。

高考结束后,适当的放松可以理解,但是放松不等于放纵。但是万事皆有度,如果自制力差,不能以一个健康的心态来放松,一旦把放松玩成了放纵,后果不堪设想。

2、高考后学生不健康心理须提防!

高考早已不是人生的“独木桥”。如今,好的高考成绩已不能完全保证是“鲤鱼跳龙门”的成功人生跳板,差的高考成绩也更不会是我们年轻人生的终点,即使这次高考成绩不太好,短时的担忧是正常的,但也不必过度焦虑,而是要放平自己的心态。不要认为自己辜负了家人的期望什么的,要记住,高考是为自己考的,尽力问心无愧就行了,只要自己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高考后还有很多路会在自己的努力下,走得更好。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高考成绩好坏并不能决定一辈子的成败,高考生在这个特殊时期,摆平自己心态最重要。考的好,莫“得意忘形”,人生之路也还刚开始;考的不好,也不用郁郁寡欢,重拾信心,想想下一步怎么走才是当务之急。

3、体验社会是好事,须小心防骗!

有些高考后学生为了锻炼自己,或打工挣钱补贴家用,会去主动找一些兼职做,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却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往往出现被骗的情况,社会是个大学校,大家不得不防。

二、作为家长:

1.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1)目前全国仍有多个省份报告本土病例,加之暑假临近,全省人员流动和聚集明显增加,我市输入性风险时刻存在,防控工作绝不能松懈。请大家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强化个人防护意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公共场所时,落实规范佩戴口罩、使用场所码、常态化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规范接种新冠疫苗,共筑免疫屏障。

(2)如有发热及时就诊并上报。学生如出现发热,要及时前往定点发热门诊就诊,并在第一时间上报班主任老师,学校汇总后上报教育主管部门。

2.教育并督促自己的孩子遵纪守法、礼貌待人;无论在任何场合都要讲文明、讲礼貌;不打架骂人、不赌博、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不看不健康书刊、录像。

3.教育自己的孩子科学地安排时间,同时积极参加社区有益于社会的公益活动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利用暑假多做好事,积极参加社区服务、交通岗执勤等活动。

4.为了您的孩子健康的成长,请务必关注他们的安全问题:

(1)教育自己的孩子做到不吸烟、不喝酒、防溺水、防中毒、防雷电,教给孩子一些在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自我救护的知识。

(2)为了安全,孩子外出时应告诉家长。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行车走路时,不闯红灯,不逆向行车,不与机动车抢道,不要边行路边交谈,不拦头猛拐,不斜穿马路,不在马路上玩耍打闹。教育子女“珍爱生命,防止溺水”,坚决做到“六不准”: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3)为了安全,请教育孩子不要与其他未成年人结伴出游,孩子外出游玩时应由监护人带领,今年暑假我校不组织学生外出活动。

(4)天气炎热,请教育孩子注意防暑、注意预防溺水,不进网吧、游戏室、台球室、卡拉 OK厅、歌舞厅和滑冰场等不利于中学生成长的场所活动。

5、放松监管会把孩子推向危险边缘,须培养其安全意识。

高考后,家长不应该把监管突然松了下来,不该认为孩子苦了、累了十几年,就心软放纵,任其疯狂“补玩”,而应该有意识地和孩子交流,提高孩子的健康安全意识,帮助孩子做好假期活动的规划,让孩子在吃、喝、玩、乐上适度放松,以防孩子突然没有监管,自己安全防范意识又差,在安全上屡屡“吃亏”,甚至付出生命代价。

6、高考后学生放松要有度莫忽视心理安全,加强孩子心理疏导最重要。

高考结束后,本来就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对于成绩好的考生,家长切莫过度奖励,以防助长学生心理上的骄纵之气,这对学生以后在大学、甚至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对一些高考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学生的心理压力本来就大,家长更不应该额外给学生施加压力,而应该及时开导他们,给他们心理安慰,告诉他们,高考对人生未来虽然很重要,但它不是决定未来的唯一标准,以防学生心理压力过重,对未来丧失希望,选择离家出走,甚至一些过激行为。

最后,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祝孩子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2022年6月4日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

用户登录